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日新月异,国家秘密载体呈现多元化、网络化、数字化趋势,网络成为失泄密的主渠道和重灾区,成为窃密和反窃密斗争的主战场。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实早已打响。“棱镜”事件中斯诺登曝光的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英国通信总部曾秘密实施“弧线”计划,主要对俄罗斯、中国等23家网络安全公司进行监控,以获取信息病毒样本及其他信息,寻找规避各类反病毒软件的方法,进而为开展网络攻击行动提供方便。2015年8月,“乌云网”(国内安全问题反馈及发布平台)发布报告显示,网易邮箱存在泄露用户信息问题,影响数量超过亿条。诸此案例,不胜枚举。据统计,2011年以来,57万余台互联网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涉嫌被境外情报机构攻击控制,大量涉密和敏感信息被窃取或控制。
居安思危。当前,保密工作正处于传统模式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保密管理模式转型升级时期。面对安全保密风险不断加大、网络保密管理难度日益增加、窃密与反窃密斗争呈现高技术对抗的复杂保密工作形势,如何确保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保密工作发展是必然选择。
突出科技创新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篮球比分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强调要用新理念、新举措引领保密工作发展,并明确提出“加大创新力度”,这为我们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做好保密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5月,篮球比分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再次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然而当前,我们仍有少数保密干部对科技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业务工作、轻科技创新的守旧观念,甚至还有一些涉密人员在复杂严峻的新形势下保密意识淡薄、保密常识缺乏,造成网络泄密案件频发。作为保密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保密工作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动力,加强保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创新,特别是充分发挥科技对保密工作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保密战的迫切需要。如果我们思想麻痹、观念滞后,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积极开展自主研发
近年来,虽然我国保密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保密科技支撑能力有所增强,但与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相比,保密工作技不如人、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并没有得到彻底扭转。目前,我们使用的很多信息化设备关键核心技术还是国外的。同时,保密检查、检测、防护装备落后的问题仍然突出,国外装备的性能优于国产装备。有些机关单位保密装备升级配备不及时,重要涉密会议仍在使用3G信号屏蔽仪,对4G手机起不到任何屏蔽效果;保密监管中,对于涉密人员的手机管理(包括微信、QQ)还做不到全覆盖、无死角,许多涉密人员仍在使用国外品牌智能手机,这些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失泄密隐患。
在信息化条件下,抢占保密科技的制高点,最根本的还要靠科技创新。一是加强自主研发。保密工作要密切跟踪国际信息安全和保密科技前沿,立足现实需要,尽快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高端保密技术产品,构建保密技术防护体系,不断增强与高技术窃密活动相抗衡的能力。二是整合相关资源。形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企业、主管部门联合协作机制,积极扶持保密科技研发,完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保密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活力。三是尽快完成涉密领域国产化替代。积极推广应用国产涉密专用计算机和安全存储、核心网络、关键工控、常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对涉密网络及关键基础设施使用的国外设备和产品强制实施保密风险评估,确保风险可控。
高度重视科技人才
“功以才成、业以才广。”保密事业要发展,科技人才是关键。当前,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虽然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较过去有所重视,也取得一定进展,但在人才队伍层次、结构和素质上与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人才队伍活力不足等问题已然成为制约保密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作为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我们必须把科技人才摆在极为重要的突出地位,真正把篮球比分总书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要求落到实处。一是积极引进科技人才。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拓宽引进渠道,着力选拔一批忠诚可靠、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充实到队伍中来。二是精心培育科技人才。要合理制定保密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积极搭建保密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了解掌握科技发展前沿动态。三是大胆使用科技人才。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建平台、创机会、出政策等措施,使科技人才成为保密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为实现保密事业跨越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樊黄毛 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