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标语口号的使用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创建伊始就十分注重在革命斗争中运用标语口号。上世纪30年代中叶,工农红军在长征沿途,广泛灵活地运用标语口号,为长征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80年后的今天,追寻历史的足迹,透过一幅幅珍贵的宣传标语,我们仍能感受到红色呐喊的力量。
特殊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红军长征时期标语口号的广泛使用,是由当时的作战条件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首先,长征途中,频繁流动作战,使宣传工作难以拥有大块儿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将党的方针政策以标语口号的形式,刻写在沿途的各种场所和物体上,便于在行军作战的同时,唤醒广大民众的觉醒。其次,红军所经之地主要位于我国西南、西北国民党统治区,这些地区地瘠民贫,经济落后,特别是苗、瑶、壮、藏、回、彝等少数民族对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不甚了解,加之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和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政策,使得红军迫切需要向各族群众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标语口号这种便捷的宣传方式,正好派上了用场。
长征标语口号种类繁多,从制作方法上来看,主要有手写、木刻、石刻3大种类。从宣传载体上看,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是依托自然环境,就地取材制作而成。缺墨少纸,红军就把简短的标语口号写在木板、竹片上,投入河中,顺流而下;丛林中,红军在树叶上、树干上写就标语口号;进入草地,红军用各种颜色的小石块把巨幅标语镶嵌在绿草地上;还有些写在风筝和孔明灯上,让其随风传播……乃至在长征沿途村庄的院墙、住房、城门、门柱、神庙、祠堂、牌坊上,凡是宿营地及休息的地方,红军都会写满标语。当时,遵义地区的群众这样描述红军张贴标语的情况:“红军一到,满街热闹,墙上鲜红,好似过年。”
长征期间,从领导重视到大家参与,再到民众自发的保护行为,才使得许多标语口号至今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据统计,散落在红军长征沿线的标语口号,至今被完整保留下来的达7000多条。如今,深入了解长征标语口号,不仅要准确把握其历史价值,更要注重其现实意义。
传承至今的宝贵精神财富
岁月流逝,时过境迁,红军书写在长征沿途上的口号不少都已经残缺不全、斑驳暗淡,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到红军战士们的英雄壮举,看到那段闪耀着光芒的历史。
长征标语口号是一把精神利剑,铭刻着每名红军官兵必胜的决心和信念,激励着新一代革命军人自觉砥砺有血性的战斗精神。在长征途中,红军官兵既要迎接强敌带来的巨大挑战,又要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困难险阻面前,长征标语口号像一把有力的精神武器,展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出高昂的士气和必胜的信念。在著名的娄山关战斗中,红三军团第4师第12团政委钟赤兵在战前的宣传鼓动中提出了“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不占娄山关非好汉”等响亮的口号;红军在贵州省贞丰县白层镇大石墙上书写下“誓灭倭奴”的战斗标语。这些振奋人心的标语口号既鼓舞了红军官兵的斗志,又表达了敢打必胜的信念与决心,至今读起来仍然荡气回肠。这种军人的血性,也是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要求。
长征标语口号是一枚战斗号角,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启发我们要着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长征途中,红军围绕斗争任务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宣传口号,制作不同的宣传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四川会理通安街上至今还保存着这样一条标语:“红军到,干人笑,粮绅叫;白军到,干人叫,粮绅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这条标语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充分表明了共产党红军与国民党白军的区别:只有红军才是穷人的队伍。
在文字的使用上,一般地区用汉文,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用藏文、回文,或用藏汉文、汉回文等合写的标语。例如:红军用回、汉文在四川省马尔康县卓克基镇西索村的石坡上刻写的“胡宗南是帝国主义的走狗”“胡宗南是出卖西北回民老家的贼”。1935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四川泸定县岚安乡昂州村,时任红九团地方工作部部长朱明在村民王孝云家的白石灰院墙上写了一副4米长、2米高的标语,正中书写着《共产党十大纲领》,两边是表现战斗场景的漫画。12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岚安后,王孝云冒着枪林弹雨,码起柴火盖住了标语,临终前还嘱咐妻子和女儿王翠珍把标语保护好。改革开放后,王翠珍和儿子怕损坏标语墙,打消了盖新房的念头,一直住在祖辈留下的土坯房子里。从此,王翠珍一家三代人70载精心呵护红军标语墙的故事广为流传。正是由于红军时刻心怀少数民族群众,竭尽所能保护他们的各项权益,从而赢得人民的拥护与爱戴。
长征标语口号是一种传播载体,宣传革命真理,宣传党和红军路线方针政策,指引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优势。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使一些群众受到蒙蔽,给红军长征增加了一道无形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红军运用标语口号进行有力回击,如“共产党人是穷人的救星”等,成为长征途中争取群众的一大法宝。在川陕苏区和红军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中活跃着一支“粉笔队”,专为红军书写标语口号。1935年3月进占梓潼,粉笔队队员发现一个学生打扮的年轻人,总是跟在他们身后。原来,这位青年看过“粉笔队”写标语、听到他们宣传党和红军的主张后十分激动,一路跟随并请求收下他,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5年3月上旬的一天,红军总司令朱德来到遵义附近的一个乡村,看到当地苗民非常贫穷,总司令心情十分沉重,当即叫人找来笔墨,奋笔疾书,写下了“实行耕者有其田”七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在这幅标语的鼓舞下,广大贫苦农民信心倍增,勇敢地站出来投入到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中,不少青年还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借鉴红军的有益做法,努力增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来源:《解放军档案》,作者单位:西部战区陆军第二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