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949年10月1日以前的历史照片、实物等,这些选用的史料只占主办方收集素材总量的1/4左右。选材视野宽广,又高度凝练,每一件史料背后都有一段鲜活的保密故事,从中可见革命先辈保生存、保胜利的光辉事迹,可见矢志不渝的初心、可见不怕火炼的真金。
选材开篇,追根溯源,讲的就是党的一大召开时,为保密从篮球比分蒲柏路女子学校、到篮球比分望志路106号、再到嘉兴南湖“三迁会场”的故事。一大将保守秘密写进党纲,这是我党最早的保密工作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从诞生起就与保密结缘。继而以大量篇幅讲述山东省特别是沂蒙革命根据地保密工作与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相伴相生,一路风雨兼程的诸多人物事迹。
斗智斗勇, 保密神助攻
兵者诡道。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我各根据地、野战军指挥员展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取得一系列伟大的胜利,生动地演绎了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战争的“艺术”,也因极其出色的保密工作大放异彩。
1941年冬,5万日军兵分11路对沂蒙山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当时驻留田(今沂南县张庄镇)的中共山东分局、一一五师师部身边只有一个营。危急关头,罗荣桓大胆提出向敌人重兵围堵的南边突围。3000余人的队伍借暗夜掩护,马摘铃,蹄裹布,人默声,在狡诈多疑的鬼子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穿过敌人三道封锁线,安全地跳到敌人背后。随队行动的德共党员汉斯?希伯誉之为“无声的战斗”。
“留田突围”突出体现了罗荣桓“翻边战术”的巧妙。所谓“翻边战术”,即因抗日根据地被日伪分割无纵深,如果因袭红军时代“敌进我退”“诱敌深入”的打法,势必陷于被动甚至绝境。针对现实,罗荣桓提出应置主力部队于靠近一路敌人的根据地边沿(而非腹地),当“扫荡”开始时,趁敌尚未合围,寻隙“翻”(跳)到敌人后方进行袭扰,以求粉碎敌之“扫荡”。
1942年,根据地军民以此“术”再次粉碎了敌人的冬季大“扫荡”。毛泽东闻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翻边战术”不是战术,而是战略。
罗荣桓在沂蒙提出的“翻边战术”与刘伯承在太行山提出的“敌进我进”“利害变换线”异曲同工,皆是不拘一格、因敌而变的高超指挥艺术。其运用的关键之一,正是留田突围所展现的“三千余人齐默声,执行纪律如一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种惊人的组织力为中共组织所独具。
在文物照片中,有一则山东军区发出的内部训令(1943年)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训令要求小部队一切军事活动均须注意秘密原则,做到一律“穿便衣、用代字代号、夜间动作、注意封锁消息等”。其中还有一条:“一律将狗肃清。”这句话牵扯出抗战时期一段动人的保密故事:打狗运动。
为克服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八路军多利用夜色隐蔽行动,但因为很多百姓养狗,犬吠等于向敌人告密,所以当时有“狗是汉奸”的口号。于是,在晋察冀、山东等抗日根据地,老百姓响应号召,开展了一场大规模打狗运动。
山东根据地打狗到底有多少,材料上没有列出数据。笔者在《吕正操回忆录》中查到有关记述:1939年深秋,冀中军民仅2个月即打狗五六十万只,彻底消除了“狗祸”。如此大范围行动,涉及千家万户百姓的利益,非军民一心而不可为,让人不能不对我党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由衷赞叹。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力量壮大,根据地纵深广阔,我军指挥员可以放开手脚施展指挥艺术。莱芜战役即是突出一例。
1947年2月,国民党军以南北两路重兵夹击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将计就计,以一部假守临沂,主力则夜行晓宿北上准备打北路敌军。为隐蔽意图,鲁中地方部队冒充主力,白天大张旗鼓地沿公路西进,晚上悄悄撤回,如此反复;鲁南地方部队在运河上架桥;我临沂守军在迟滞消耗南路之敌后主动撤退。这一连串“动作”,使敌人误判华野已“败走”,向中野靠拢。就在敌人狂妄之际,华野主力突然围歼北路敌李仙洲部,取得了莱芜战役的巨大胜利。战役期间,“隐形将军”、中共地下党员韩练成发挥了重大作用。此役,华野以较小代价,歼敌5万余人。噩耗传来,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大愤并留下“金句”:“5万多人,3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5万头猪,叫共军抓,3天也抓不完。”而陈老总则豪情满怀地评价道:经过此战,蒋介石南北会师占领整个山东的狂妄计划变成了一场春梦。
在“济南战役”展板和实物柜前,笔者特意为已经退休的济南市保密局原局长于晓奎拍了张“合影”。他正是这些珍贵资料的捐赠人。
喜欢名著、诗歌的于晓奎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作为济南人,他刻意搜寻有关济南的历史书籍资料。“捐的这几本书是30多年前在旧书店发现的。”
通过钻研这些资料,于晓奎了解到,济南战役前夕,中共济南市委秘密发动各阶层人士和群众千余人,利用各种关系摸清敌人兵力武器部署等,完成了《济南概况》《济南概况补充调查》《济南蒋匪部队调查》等敌情和社会情况调查任务,为解放济南提供了重要依据。
于晓奎说:“这些情报系统、精确,细致到凡国民党驻济部队排以上军官的名字、籍贯、年龄、住址、嗜好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济南战役开创我军夺取敌坚固设防和10万重兵据守的大城市先例,对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意义重大,保密工作为有效减少部队伤亡、赢得战役胜利建立了特殊功勋。”
于晓奎提到一个细节,济南解放后,济南市委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不是表彰授勋,而是总结战役期间保密工作得失。这种胸怀天下、慎之又慎的精神,激励今天的保密工作者向前辈看齐,奋发有为。
艰苦卓绝,锤炼好传统
选材在叙说成功的同时,也分出笔墨指出泄密造成的惨痛损失。由于缺乏经验、组织不严、麻痹大意,在1929年至1933年,山东省委迭遭破坏竟达20余次,被捕或牺牲600余人;1941年10月,我党政军机关、抗大一分校等万余人在大青山遭日伪军合围伏击,损失惨重;银厂惨案,我鲁南区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赵镈因骑乘暴露行迹遭国民党顽军突袭被活埋等。故事以血的教训,告诫今天的人们,麻痹大意、保不住密的巨大危害。
在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艰难险恶的斗争环境中,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宁可牺牲生命,也要保守党的秘密,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铸就了铜墙铁壁。选材第四部分饱含深情,介绍了党的保密模范和群众保密英雄,弘扬他们忠诚无畏、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党员领导干部是英雄的群体,是创造形成我党保密工作优良传统的主体。史料介绍了一批这样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如党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的创建人邓恩铭,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鲁南区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赵镈,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之一秦鸿钧,以及众多的市工委书记、市妇委书记、县委书记和普通党员,他们绝大多数都不幸被捕牺牲,但在酷刑和刺刀面前,都表现出高贵的气节,堪称一代保密楷模。
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奋力解放,勇于牺牲,感动了人民群众,有他们在前面带头,广大翻身做主的人民群众也紧紧跟上。
大青山突围战后,费县小布袋峪村刘苦妮一家掩藏了3个伤员,丈夫马大伯和独子铁柱为保护伤员被日军杀害。刘苦妮悲恸欲绝,鲁中军区卫生所长前去慰问时,她擦干眼泪说:“他爷俩死得值,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陈玉增,临沂沙沟崖村人,村党支部书记。1947年春,国民党军占领临沂后抓住陈玉增,严刑逼问党组织及土改积极分子去向。可他坚贞不屈,始终就只说一句话:“土地还家,合理合法!”直至英勇就义。临沂党史专家刘兆东说:日伪、国民党一问三不知,我党我军了解敌情老百姓主动相告。群众拥戴谁、反对谁,舍命维护什么,从刘苦妮、陈玉增的话语中可以找到答案。
“沂蒙红嫂”就是抗战年代涌现出来的伟大的母性群体,明德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明德英是沂南县马牧池村人,普通农民,幼年因病致哑。1941年冬,一名小八路在反“扫荡”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掩藏在一处废弃墓穴中。小八路因失血休克,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把他救活。随后,她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照料小八路,直至其康复归队。明德英是公认的沂蒙红嫂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王换于(1888-1989)是沂南县东辛庄人,中共党员。为了减轻部队指战员的负担,1939年秋她创办地下托儿所,前后共收养了41个孩子。这些孩子平常在“堡垒户”家中分散抚养,日军“扫荡”时,则由王换于集中隐蔽抚养。为照顾好革命后代,王换于舍出了两个儿媳的奶水和家中的细粮,而自己的两个小孙子却因缺奶水夭折。这些托儿所的孩子中就有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胡奇才将军之子胡鲁克等。
阶级情,同敌忾。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些珍贵的史料以丰富生动的故事告诉今天的我们:理想信念从来不是空洞的说辞,而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做好保密工作的根本就在其中。
讲好故事,英名传后代
以讲故事,讲正面故事的方式,进行保密教育,是山东省在保密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进行的有益探索。史料自身的真实、精彩,讲故事的生动,互动的气氛,易于入脑入心,更能够激发对革命先辈高尚精神追求的崇敬、对来自不易幸福生活的珍惜,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让红色保密传统绽放新时代光芒,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原载于《保密工作》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