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我匆匆告别学生时代,成为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的一名科技翻译,一名奋斗在保密战线的普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我感受着保密工作与翻译工作丝丝入扣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在这种亲密关系中不断修正着对保密工作的认知。曾经,我把保密工作当作制约涉密人员的“紧箍咒”,时刻警醒着我们“绝不可越雷池半步”。但如今却越发体会到,它更像是为涉密人员打造的“防护服”,以条理分明、严密谨慎的规则体系阻隔着各种外来的“细菌”和“病毒”。为了更好地“编织”这件“防护服”,解决技术资料翻译过程中海量文本的存储、交付、归档等问题,我严格执行翻译审校全流程保密闭环管理,同时,不断提升对技术文本中敏感内容的判断和识别能力,建立并改进与技术资料编写单位的沟通反馈机制,在外贸资料出口的关键环节上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保密防线。
作为一名翻译人员,我经常会跟随团队远赴国外进行技术支持和维护。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工作内容的敏感性,我们在与对方国人员的交往中,说话的分寸感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某些试探性问题,如何巧妙地避开“雷区”,在不透露任何与工作有关事项的前提下,保证“以和为贵”的良好氛围,便成为难题和关键。而我和同事经历过的几件事,使我对保密战线的刀光剑影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
事件1:面对情报刺探打“太极”
有一次海外工作时,外方学员貌似不经意地问我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国家?”这句话听上去特别像一句闲聊,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我觉得他是在有意打探我们的产品都出口过哪些国家。当时,对方意图尚未完全暴露,我们只能“按兵不动”,笑着回答:“经济能力有限,就只来过你们国家。”对方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继续追问:“那如果是因公出差呢,不要担心,我就是随便问问,谁都不会告诉的。”对方已然撕开闲话家常的遮羞布,暴露其探秘的真实意图。此时,继续装糊涂或者顾左右而言他都毫无意义,不如按照“太极”的打法,反推一掌,抢占主动。我们笑着反问对方:“你们除了买我们的产品,还买过哪些国家的?”对方听完,先是一愣,然后给出一个“你懂我懂大家都懂”的手势,立刻关闭情报刺探模式。当然,跟专业级别的情报刺探比起来,这只算是小儿科,很容易被识别。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更高级、更复杂的情报刺探。
事件2:将“沉默”进行到底
海外出差期间,我们需要定期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为了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团队对于外出人员数量和时间都有着严格的限制。但就像备考一样,复习再充分,考试也总有超纲题。
记得有一次,我们翻译人员陪同大家去超市购物,遇到一个当地中年男子,对方显然对东方面孔特别感兴趣,热情而又兴奋地向我们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崇拜。起初,我们并未察觉有何异常,但是短暂闲聊之后,对方并未离开,一直不远不近地跟在我们身后,甚至一路尾随到公交车站。那天,车站附近行人不多,男子见状,一个大跨步紧挨着我们坐下,冷冰冰地追问:“你们到底是什么身份,工作内容是什么?”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气势,我们一下子有点儿紧张,但也很快镇定了下来,心里明白,他只是在不断试探我们的心理防线,寻找突破口。于是,面对接二连三的追问,我们都是“大眼瞪小眼”,坚持将沉默进行到底。对方眼看无计可施,最后只得嘟嘟囔囔地离开。那件事使我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保密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事件3:失而复得的行李箱
有一次,同事随团去某国,登机时,因乘客较多,他的行李箱被放在了离座位稍远的行李舱内。整个飞行期间风平浪静,但是下飞机时,离奇的事件发生了,行李箱不见了。同事立即联系机场管理人员以及我院在该国的负责人,协助寻找行李箱。一天后,机场人员告知,丢失的行李箱已经被转运回篮球比分,但首都机场并未显示相关信息,行李箱依然下落不明,第三天,我们在入住的酒店突然收到陌生人转交的行李箱。经检查,箱内钱财一分未少,衣物也一件没丢,只是打开电脑后发现,所有文件都有被访问过的痕迹。好在该电脑为同事的个人笔记本电脑,并未存储任何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所以未造成敏感信息流失。但是,这件事给我们所有人员敲响了警钟——禁止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如必须携带密品出境,必须办理审批手续,进行备案并接受检查;赴外工作期间必须严格确保密品处于受控状态……这些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保密要求,在真刀真枪的隐蔽战线斗争中,就是金刚不破的“护身盔甲”,必须严格遵守,坚决执行。
我们常把保密与窃密的斗争比喻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的敌人善于使用各种糖衣炮弹和恐吓威胁的手段,若是我们平时有一点点的“不以为然”,都很可能跌入敌人的陷阱。保密工作之于我们,不是条条框框的规则性束缚,不是“一时一事”的短暂制约,而是永远烙印在胸口的一颗“朱砂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傲然风骨。
(转载自《保密工作》杂志201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