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山腾冲市区出发,采访组朝着中缅边境线方向行驶,目的地是保山之行的第一站——猴桥镇。去往猴桥的路是省道,时有颠簸。车在浓雾中穿行,能见度100米左右。这是猴桥冬天的常态,经常到中午前后才能云开雾散。
“云南山路弯曲曲,弯弯曲曲到边疆。”这句当地的俗话,朴实却十分贴切。蜿蜒的公路仿佛一条长龙,绕着周围的山头曲折前行,此次保山之行便从中缅边境的最前沿拉开帷幕。
戍边无惧“刀山火海”
保山地处滇西边境,古称“永昌”,寓意“永世良久、昌盛繁荣”。2300多年前,我国第一条国际商道西南丝绸之路从保山穿境而过,造就了保山滇西经济政治文化重镇的历史地位。保山与缅甸山水相连,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咽喉要地,在实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处于前沿和节点的战略地位。保山边境线长达167.78公里,有4个乡镇与缅甸接壤,国家级口岸猴桥口岸所在的猴桥镇便是其中之一。
临近中午,记者一行到达猴桥镇国门新村。这是距国门最近的一个村寨,属于猴桥社区,有113户人,全部为傈僳族。村前,国际大通道腾密公路穿江而过。“中国腾冲猴桥口岸”的国门雄伟矗立,引人注目。
一进国门新村,记者就被村前广场入口处形似弩的寨门吸引住了。据村干部介绍,寨门融入了傈僳族标志、刀山火海、三弦琴、箭及装饰物,象征着傈僳族人民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高举火把,团结一心,充分发扬“刀杆敢上、火海敢闯”,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而柱子上神箭的造型,代表着傈僳族世代固边守卡的爱国精神。
保山边境地区的傈僳族作为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自古以来就在为国戍边、安边和治边斗争中做出重要贡献和牺牲。“一年一度的刀杆节是我们傈僳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就源自一个安边守防的传说。”猴桥镇镇长蔡之学热情地向记者介绍道:相传明朝兵部尚书王骥受朝廷派遣,到云南边陲部署军民联防,与当地傈僳人民团结战斗,驱逐外敌,收复了土地。后来,王骥被奸臣害死。后人为了纪念王骥,并展现傈僳人民保卫边疆的决心,他的忌日被定为刀杆节,世代流传至今。“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杆节主要的民俗活动,由72把长刀刀刃向上捆绑成数十米高的刀梯,香通们(上刀杆表演者)赤脚踩着锋利无比的刀刃向上攀登,并做各种高难度动作;下火海则是傈僳族勇士们赤脚在火堆中腾挪跳跃,翻滚摔打,时而捧起红火炭搓手揉脸,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展现了傈僳人民自强不息、抵御外侮的精神。
如今,在保山市100多公里的中缅边境线上,村村寨寨红旗猎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基因,在保山绵延拓展。而保山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和谐,不但得益于戍边守防的优良民族传统和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怀,更得益于保山保密人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筑牢边疆保密防线做出的不懈努力。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保山市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特别是边民往来、商贸交易、边民跨境、通婚现象等非常普遍,加上缅北民地武组织政局不稳,社情、民情和敌情复杂,给保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反窃密防泄密任务十分繁重。”保山市委机要保密局局长石明江告诉记者,针对这一情况,保山市在边疆4个乡镇建立健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武装部部长、公安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全面担负起保密工作的职责。他们扎实推进保密篮球比分,广泛开展保密法规“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寨、进学校、进企业、进警营”的“六进”活动,向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党员、预备役和民兵等发放保密提醒信,在乡、村、社巡回摆放保密宣传展板等,增强干部群众的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同时,保密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与市国家安全局、保山军分区等联合开展防谍宣传活动,深入警营和军营开展保密知识专题讲座等。此外,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农村党员等全部签订保密承诺书,认真履行保密工作职责,也让公民知晓其保密义务。
“有一次,一个人自称是记者来我们这里采访,但他没有通过党委和政府,是单独前来,我们觉得他身份不明就没有接待他,还把情况上报给了镇党委。”猴桥社区支书蔡文辉说,经过长期的安全保密篮球比分,这里的党员、村组干部和群众都十分警觉,一旦发现任何情况和可疑人员,党支部和村民小组都会及时报告。
赓续血脉勇担使命
走进保山滇西抗战纪念馆,大厅三面墙壁上整齐排列着远征军阵亡将士遗留的钢盔,庄严震撼。馆内展出的1万多件滇西抗战时期的文物,仿佛把人带回到那个“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战年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抗日军民勇赴国难、视死如归的悲壮场景仍历历在目。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爆发了抗日战场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滇西抗战。随着开创世界公路史奇迹、被称为中国抗战“血路”的滇缅公路筑成通车,保山成为中国抗战唯一输血线上的重要枢纽。1942年缅甸失守,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保山既是滇西抗战主战场,又是支援前线作战的大后方。保山人民毁家纾难,与中国远征军一起铸就了滇西抗战决胜的桥头堡。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场上最早胜利的反攻战,以最早收复失地、彻底消灭日军而载入史册。在这场事关民族存亡的战争中,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和滇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战,彻底粉碎了日军最终称霸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痴梦,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满山遍野埋忠骨,抗战精神代代传。作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和滇西抗战精神的发祥地,滇西抗战精神已经永远镌刻在保山大地上,深深融入保山各族人民的精神血脉中。它历久弥新,是保山保密人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生长在这片历经血雨腥风、苦难与光荣的土地上,保山保密人更为懂得保家卫国、爱国奉献的重要意义。他们赓续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始终把保密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上、抓在手上。
多年来,保山市党政主要领导切实担负起对保密工作的领导责任,市委书记赵德光、市长杨军对保密工作高度重视,定期听取保密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为保密工作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市委常委、秘书长、保密委员会主任朱宏春切实履行分管职责,工作抓得紧、抓得实,给各级保密工作者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种好保密工作“责任田”,强化保密工作主体责任,保山市委、市政府将履行保密工作责任制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评考核、个人述职、民主生活会报告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在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时专题学习《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规定》,在市委常委会上学习中央保密委员会全体会议有关文件精神,通报全国窃密泄密案例。为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从2015年开始,连续3年将保密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综合考评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全市综合考评扣分依据。从2018年开始,按照全市综合考评实施方案,对违反保密法的单位实行重扣分(每发现1起扣10分),切实做到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越是开放越要加强保密
保山是云南著名的侨乡,有50多万保山籍华侨、华人分布在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保山由对外开放的末端成为沿边开放的前沿。近年来,保山市充分发挥沿边和侨乡优势,步入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的三个发展要求,突出“开放创新”。对此,保山保密人深知:越是开放,便越要加强保密。他们立足边疆实情,着力推动保密工作转型升级,确保全市保密工作不出问题出经验,为推进保山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密保障。
“保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最难管理的也是人。一直以来,我们把强化涉密人员管理作为保密管理的重点,多措并举,务实推进。”据市委机要保密局副局长董建团介绍,保山作为全省深化涉密人员分类确定及保密管理的试点,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下拨10万元经费,市委分管领导多次召开试点领导小组会议,梳理工作中的瓶颈性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从精准确定涉密岗位、精准确定涉密人员、从严审核拟任涉密人员3个方面着手,建立全市涉密人员数据库,并适时更新。目前,全市涉密人员管理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组织、人社、公安、保密四部门联合出台的《保山市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即将下发。
打牢基础才能加快发展。这些年来,市保密局将监督检查、技术装备、宣教培训和保密行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特别是在实施“七五”保密法治篮球比分规划中,市财政每年核拨10万元宣传经费,保证了保密篮球比分工作的有力开展。此外,他们不断加大保密科技项目建设经费投入,2012年建成保山市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系统;2014年至2017年,加快建设步伐,先后建成3个保密业务网络和保密检查平台,并购置计算机终端保密检查工具、涉密环境保密检测仪、手机信号智能干扰器等。
离开“极边第一城”腾冲,记者在保山的短暂采访告一段落。回味保山之行的点点滴滴,感动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情怀如梦,家国在心。遥望巍峨屹立的高黎贡山,那静静矗立、岁岁常青的葱郁林木,一如保山保密人多年来守家卫国、筑牢边疆保密工作铜墙铁壁的无言担当。
(转载自《保密工作》杂志2020年第1期)